“這個圖案是什么形狀顏色的?”“發音都是‘j’有哪些,請把圖片放在對應位置……”這個頭上梳著兩個羊角小辮,臉上掛著天真可愛笑容的小女孩,是來自梁平區屏錦鎮的丹丹(化名)。她正在根據聽到的指令,認真完成每一個訓練動作。
小小連衣裙隨腳步擺動著,若不是耳朵上戴著人工耳蝸,基本看不出丹丹有啥不同。“大半年前,丹丹才真正聽到聲音。以前她不會聽也不會說,我們喊她名字,也沒得反應。”丹丹的媽媽陸芳說,一直以為孩子只是說話能力發育遲緩,一家人都沒有異常,怎么也沒想到孩子聽不見。
由于家里條件有限,直到丹丹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幼兒園老師發現了丹丹的異常,“孩子不喜歡到外面耍,也不太喜歡跟其他小朋友一起耍,比較內向。”他們才帶著丹丹做專門的檢查,這才發現,孩子基本沒有聽力。
丹丹是由于基因突變造成先天性失聰,去年,他們到梁平區殘聯咨詢申請后,獲得殘疾兒童康復救助。“他爸爸在梁平的建筑工地打工,還有個姐姐在上初中,我也沒個正經的工作,幸好有政策幫忙,不然我們這個家庭,真的無能為力。”陸芳說。
去年12月,丹丹免費做了人工耳蝸植入手術,一個月后,耳蝸正式開機。“開機的時候,我們喊她,她聽見了,會轉身看著我們,小手緊緊地抓著。”人工耳蝸開機后,丹丹便來到聽力語言康復中心接受訓練。
市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聽力語言康復中心主任冷明蓉介紹,孩子做手術之后,康復中心會提供集體課和個訓課的訓練。像丹丹這個年齡的集體課是學前教育部分,結合普通幼兒園的五大領域課程——語言、藝術、社會、科學、健康,以及生活能力、習慣培養等進行基礎性訓練。個訓課的訓練,包括聽力、語言、言語、認知、溝通五大領域的綜合性訓練。老師把康復訓練內容融入到孩子的課程和日常生活中,以便孩子后期到正常幼兒園能夠更快融入集體。
植入人工耳蝸讓丹丹獲得新“聲”。通過半年的訓練,丹丹已能夠聽懂簡單的語句,進行日常基本交流對話,有時還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心情感受。“我還專門給她買了人物、動物類的卡片,她很聰明,教一兩次就會了。”看著孩子一天天進步,陸芳的臉上也有了笑容,丹丹喜歡看動畫片、看動物,陸芳都陪著她。
與丹丹同齡的小宇(化名)也是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的受益者。
今年4歲的小宇在2歲左右確診為“自閉癥”。因父母離異,父親在外打工,平時由爺爺奶奶照顧。2019年10月,小宇到重慶市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接受了免費訓練。
“要是沒有康復訓練,孩子就一點改變都沒有。現在會模仿發言,進行簡單詞組,也能指認常見水果、生活用品等,真是超出了我們的預想。”奶奶舒鳳說,最開始來的時候,小宇對環境、人物不適應,一直哭鬧,非常抗拒訓練,但中心的老師特別有耐心,也很有方法,小宇的進步讓他們打心底覺得欣慰和感激。
身體功能障礙是殘疾人面臨最直接、最根本的現實問題,嚴重影響著殘疾人及其家庭的生活質量。聚焦殘疾人普遍存在的身體功能障礙需要康復、就業能力較弱需要技能、參與社會活動較少需要便利等迫切需求,市殘聯和各區縣殘聯,在為殘疾人辦實事中,集中力量開展“三送”(送康復、送技能、送便利)服務。
為更好地向殘疾人提供康復服務,市殘聯充分發揮市和區縣殘疾人康復中心、社區康復站(室)以及殘疾兒童康復機構的陣地作用,組織專業人員集中為有需求的殘疾兒童和持證殘疾人提供康復訓練、手術、輔助器具適配等基本康復服務。
“今年以來,各級殘聯已為5222人(次)殘疾兒童,送去了手術、輔助器具適配和康復訓練等康復救助服務。”市殘聯康復社會部相關負責人說。為增強康復機構的服務能力,市殘聯舉辦了全市殘疾兒童康復人才雙選會,為全市58家殘疾兒童康復定點機構提供了涵蓋康復治療、特殊教育、社區康復、運動康復等領域的370余個就業崗位。
康復服務給了殘疾人及其家庭怎樣的改變呢?
丹丹的媽媽和小宇的奶奶說,康復訓練讓她們對孩子的未來更有期望。
來自奉節的石勝蘭因意外墜崖造成脊髓損傷。她說,輪椅是她的朋友,讓她“行走”更暢快,并在學習和傳承非遺蜀繡技藝的路上,給予了長久的陪伴。
銅梁的陳洪從小患腦癱行動不便,身處山區,家庭困難。她說,是康復手術讓她改變了行動方式,結束了爬行的歷史。是康復訓練讓她“走出”大山看到外面的世界,還成為一名殘疾人乒乓球運動員,實現自己的“國球夢”。
巫溪的王應龍(聽力)、王垚芳(腦癱)、王榕(聽力)是一戶三殘家庭。王應龍說,助聽器和人工耳蝸手術,分別讓他和妹妹重獲新“聲”,也讓他更好融入社會參與工作,為改善家庭條件貢獻自己的力量。
長壽區的李靈威因施工意外導致左腿截肢。他說,從腋杖到假肢,讓他站得更獨立、更平穩,讓他有機會改變人生,走上競技舞臺,成為殘疾人射擊運動員。
......
康復服務讓他們實現了康復期望,也助力他們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
(圖片及稿件來源:重慶市殘疾人聯合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