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三级a∨在线观看,亚洲精品一级无码中文字,欧美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图片,a级毛片无码免费韩国

您所在的位置: 年度人物候選人

劉韋評

發布時間: 2023-02-08 14:20:46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佚名 | 責任編輯: 吳一凡
分享到:0
編號:CL49

image.png

推薦單位:甘肅省殘疾人聯合會

推薦詞:他從1997年遭受高位截癱的不幸開始,自立自強、自尊自信,在黨委政府扶持下,憑著堅忍不拔的頑強意志和從零開始的拼搏精神,學文化、鉆技能,抓項目、闖市場,譜寫了身殘志堅、走向成功的時代新篇,不僅自己實現了就業創業,而且執行中國殘基會“集善樂業”殘疾人網絡就業項目,吸納帶動殘障朋友就業,帶領大家走上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道路,形成有特色有亮點可復制可推廣的先進經驗。

人物事跡:

劉韋評,男,張掖市、甘州區殘聯肢協主席,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集善樂業”殘疾人網絡就業項目張掖基地創始人。1997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橫禍讓年僅25歲的他遭受高位截癱,原本蓬勃發展的事業和幸福美滿的生活陷入低谷。25年來,坐在輪椅上,經歷了消沉、探索、重生、壯大的生命歷程,用堅強的意志、堅定的信心、艱苦的努力創業經營,用輪椅丈量出了一條自立自強的創業之路。執行中國殘基會“集善樂業”殘疾人網絡就業項目,吸納帶動殘障朋友就業,帶領大家走上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道路,就業基地的服務成效受到了殘疾人及其家庭、來自人民大學等高校專家、新華社等主流媒體、業界同行乃至社會各界的關注和認可。先后獲得“全省志愿助殘陽光使者”“甘州區助人為樂道德模范”“甘州區優秀共產黨員”“張掖市助人為樂道德模范提名獎”“全省自強模范”“全省最美家庭”“CCTV年度慈善人物”等多個榮譽稱號。2019年5月,全國自強模范暨助殘先進表彰大會上就業基地被國務院殘工委、中國殘聯授予全國“殘疾人之家”榮譽稱號。

師資培訓迎來曙光 善學苦練脫穎而出

“殘疾人身體上的障礙,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彌補,但是心理上的障礙,必須通過現身說法式的疏導才能解決。”殘疾人的心理,劉韋評最懂。為了幫助殘障朋友增加“活下去”的勇氣,長出“站起來”的志氣,考取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資質,創建了“茶藝心理咨詢室”,義務為殘疾人及其家庭提供現身說法式的心理疏導,把全部精力傾注到服務公益、助殘脫貧事業中。五年來累計為殘障人士提供志愿心理疏導服務1200余人次,使一個又一個殘疾人敞開心門走出心理陰霾,身心無障礙融入了社會。“我不但要讓殘疾兄弟們站起來,還要讓他們走出去!”在看到殘疾兄弟們重建了健康的心理后,劉韋評鼓勵身邊的殘友心無障礙劃著輪椅、拄著拐杖“走”出家門,得到殘障人士的廣泛好評。

11.jpg

機遇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2017年,省、市殘聯派出代表甘肅省參加中國殘基會“集善扶貧殘疾人網絡就業項目”師資培訓班,克服了諸多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善學苦煉,被評為優秀學員。通過培訓明白了利用互聯網+殘疾人就業,可以幫助更多的殘障朋友就業。“我遭受過一次生死磨難,所以想帶著同理心,助力殘障朋友實現個人身心健康、自強自立!”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獲得創業師資培訓班“優秀學員”后,他每天劃著輪椅,克服著大小便不便、雙腿水腫、褥瘡危害等重重困難,與妻子、朋友們踏上了志愿助殘和艱難創業的征程,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幫助更多的殘疾人開啟自立自強、勤勞致富的新生活。

學成歸來籌備立項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培訓結束回到張掖后,劉韋評開始謀劃自己的創業夢想,向市殘聯領導匯報,通過甘肅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邀請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集善樂業項目辦到張掖考察。期望通過搭建互聯網就業平臺,能夠讓更多殘疾人朋友及其家庭實現脫貧增收。他坐著輪椅,在市、區殘聯組織的協助下,一次又一次找到中國殘基會項目組,坦誠自己的創業目的就是幫助更多殘疾人實現就業,并將自己思考成熟的創業想法和計劃向項目組一五一十匯報清楚。終于,他的孜孜追求和堅定信念感動了項目組,決定在條件尚未具備的情況下優先支持他的創業項目落地實施。于是,他和家人開始規劃張掖基地,在籌備、建設、發展的過程中,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艱辛磨礪的過程。

162A9882.jpg

事非經過不知難。張掖基地籌備團隊鍥而不舍、協同合作,承擔了物流業務客服的試點工作,試點團隊克服開拓階段的種種困難,按照中國殘基會“集善樂業”項目工作方案,較好的完成了各項工作安排,大家用勤奮和汗水證明了自己,贏得了企業的認可和信任。為圓通業務進行規模推廣開展奠定了基礎,并成為了集善樂業項目全國示范基地。

由中國殘基會牽頭、省殘聯、省基會、市、區殘聯投入資源共建集善樂業(張掖)殘疾人培訓就業基地,2018年7月,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集善樂業”殘疾人網絡就業項目張掖基地掛牌成立。至此,劉韋評夢寐以求的創業項目終于實至名歸。

依托家庭開展試點 厲兵秣馬全家上陣

創業之初面臨最大的困難就是沒有場地,他就把自己家幼教場地在孩子們上課后重新拆裝桌椅布設網線和電腦設備,變成大家培訓就業的教室和職場;沒有人員,就動員年過七旬的母親和體弱多病的妻子做助殘志愿者;沒有經費,就拿出自己家里的積蓄,購置桌椅、安裝監控、添置消防器材、免費提供食宿。他的母親每天大量使用涼水導致關節腫脹變型,妻子當時重度內分泌疾病又因勞累過度肩周炎發作,無法梳頭穿衣以及自己幫忙刷碗、清潔堵塞的馬桶,導致被84消毒液腐蝕皴裂滴血的手指……這一切,劉韋評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好幾次看的他忍不住悄悄心酸抹淚,但他創業的決心沒有絲毫動搖。

2017年的極寒冬季,凌晨一點回到寢室休息的唐小鵬,不到七點就又來到臨時職場。他和妻子打開門,看到鵬子用腳踝外側支撐著一百多斤的身體,顧不得擦拭臉上身上融化的雪水,急切的“走”到工位前打開電腦準備工作時,他倆的眼睛濕潤了。就是因為有像鵬子這樣嚴重殘疾、特別困難,但又值得幫助的殘障朋友,使劉韋評的老母親一大早到菜場采購三餐的食材,為基地默默付出著。此時,央視新聞聯播對寧夏基地項目運行的報道,更堅定了妻子的信心,她不顧重疾在身、嚴重肩周炎揪心的痛,婆媳二人肩背手提采購歸來顧不得休息,精心為二、三十位殘障朋友烹制可口的飯菜,看到大家經過努力掙得了盡管只有幾百元的“第一桶金”時,劉韋評覺得所有的付出和犧牲都是值得的,娘仨兒心里像喝了蜜一樣的甜。

微信圖片_20220612132600.jpg

不畏艱難走訪摸底 走村入戶助殘促訓

創業平臺總算搭起來了,接下來劉韋評把工作重心轉到“招兵買馬”上。他自駕殘疾人C5車輛,帶領籌建團隊驅車2000多公里,為期16天,對甘州區11個鄉鎮182個行政村的,293戶1-4級肢殘人家庭進行走訪摸底,全面掌握殘疾人基本狀況和就業需求,并通過面對面問答交流、目測身體狀況和綜合能力評估分析等方式,篩選確定38名殘疾人作為“種子班”學員,激勵殘障朋友走出家門到基地接受網絡就業培訓,讓招募來的朋友們感受到了久違的被尊重。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中國殘基會“集善樂業”項目辦的領導及下設的基地管理機構的孵化賦能下,劉韋評及他的“創業基地”得到了黨委政府和省、市、區各級殘聯的高度重視、精心指導和大力扶持,基地在殘疾人培訓、就業、照料服務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在脫貧攻堅階段“集善樂業”就業項目苦干實干,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幫助了一批殘疾人和殘疾人家庭增加了收入。特別是在當前疫情依然嚴峻的形勢下,集善樂業團隊積極應對各種突發情況,在嚴格落實防疫要求的同時,優化管理能力,提高運營效率,積極開拓市場從而保證了基地殘疾人穩崗就業。

劉韋評始終秉承“坐上輪椅只是換一種方式走路”的樂觀精神,心懷初心使命,牢記責任擔當,在各級黨委領導下,帶動殘疾貧困員工及其家屬就業,提升殘疾人步入社會的信心與勇氣,把殘疾人的缺陷、劣勢轉化為就業的動力,把貼有身體殘疾、家庭累贅、社會包袱標簽的殘疾人變成經濟獨立自主的社會人,帶動殘障朋友從身到心掃除“障礙”,實現“樂業”,把基地打造成他們的第二個家,真正實現“就業一人,解放一家”。

不懈堅持持續努力 領先領跑全國示范  

基地設立五年來,劉韋評帶領張掖基地管理團隊,發揮中國殘基會集善樂業項目“共建”+“共管”的模式優勢,與集善樂業項目辦及下屬的基地管理機構上下聯動,認真對接引入的資源,苦干加巧干,在基地管理團隊的共同努力下,各項工作都走在集善樂業項目在全國設立的七所基地的前列,成為了中國殘基會集善樂業項目全國示范基地。

1.jpg

五年來先后對 900多名殘障人士進行網絡客服培訓,為2000人次殘疾人開展就業技能培訓,累計為320余名殘疾人提供互聯網就業崗位,幫助 80余名殘障人士集中就業,累計輻射帶動省內和張掖五縣一區1000余名殘障人士就業。這些重度肢體殘障、脊髓損傷后截癱、腦癱、聽力語言障礙等不同身體狀況的殘障朋友,不僅通過互聯網實現了就業,而且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了收入(月平均收入達到3000元、最高8500元)。更為重要的是將家庭成員從貼身照護他們的事務中解放出來,并幫助這些重度殘疾人實現就業,靠自己勤勞的雙手改善了生活、擺脫了貧困、證明了自己存在的價值,贏得了身心無障礙融入社會的尊嚴!

就業基地逐步發展壯大后,劉韋評積極發揮優勢,履行社會責任,用實際行動回報社會。2020年初全國、2021年秋甘州區疫情防控期間,兩次向中國紅十字會和市慈善協會各捐款2000元,支持抗疫一線。他帶領就業基地殘疾人工作者為國內外及港澳臺圓通速遞客戶提供高質量服務約56萬次,極大滿足了居民基本寄遞需求,保障了救援物資運輸暢通。新華社先后在國內、國際版連續報道,為疫情期間黨委政府、殘聯組織關心關愛殘障人士做好殘疾人基本民生保障點贊,并對就業基地殘疾人工作者無私奉獻、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給予肯定。同時,他還積極整合中國殘基會和各方資源優勢,以推動殘疾人就業為目標,從就業場所建設、就業技能培訓、身心康復訓練、社會關愛等方面,多維度形成一套可操作、易推廣、可持續發展的殘疾人就業“張掖模式”,致力打造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集善樂業項目殘疾人就業示范基地,用實際行動踐行一名基層共產黨員的初心,樹立起新時代殘疾人工作者自強不息、頑強拼搏、奉獻社會的良好形象!

點評:

就業是民生之本。對于殘疾人來說,就業的意義更加特殊,不僅能在物質層面上讓其安身立命,更能幫助他們融入社會,實現人生價值。原本,他們已失去信心,以無勞動能力“自居”,由家人照顧休養,申請社會救助,但張掖市集善樂業殘疾人網絡培訓就業基地積極發揮中國殘基會資源優勢,“集善樂業”項目資源品牌優勢,開啟了殘疾人利用互聯網就業脫貧的新模式,幫助支持更多殘障人士“站起來”“走出去”“干起來”。讓他們“重獲新生”,通過輕體力數字化工作成長為,邁過就業“坎”、實現創業“夢”的“客服達人”。不僅減輕了家庭和社會負擔,也讓殘缺的人生閃耀精彩的光芒,實現“與眾不同”的人生價值。